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高垄断高壁垒上市公司

我来帮TA回答

求ROE指标最高的前五家上市公司?谢谢

代码 名称 ROE
600083 *ST博信 62.08
600111 包钢稀土 58.52
000411 英特集团 56.31
600876 洛阳玻璃 48.22
600636 三爱富 48.00

上市公司中哪些有核心技术 市场有垄断拜托各位了 3Q

只有微软和因特尔曾经达到过这个地步,没发现其他公司有这般能力
采纳哦

哪些股是垄断行业和龙头企业

先看垄断,所谓垄断有多种多样,一种是资源垄断,典型的如盐湖钾肥,独特的钾肥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像煤矿也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垄断。贵州茅台、云南白药属于另一种垄断——品牌垄断,白酒并不稀奇,但茅台酒只产于那个地方,只有那里的水酿造出茅台酒,于是,形成了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的品牌。上海机场则是一种地域垄断,航空公司不管赚钱还是亏钱,飞机只要停在机场都得付费,机场旱涝保收,这属于巴菲特所说的“收费桥梁”,类似的还有高速公路、港口。
垄断带来超额利润,看看这些公司的毛利率就能明白这些公司的价值。很多公司的毛利率要大大高于一般公司。
再看龙头,有的公司并没有垄断资源,但依靠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在行业中逐渐变为龙头企业。典型的如中集集团并不是一个先天具有垄断资源的公司,但经过10年拼搏,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制造企业,自然获得较多的利润。苏宁电器和大商股份属于商业股,商业属于竞争非常激烈、毛利率很低的行业,但这两家公司抓住时机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公司业绩高速增长,逐渐成为行业的龙头,股价也就一路走牛了。烟台万华、华鲁恒升等也属于这种性质。
由此可见,在所处行业具有一定垄断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在股市上最容易受到青睐,最有可能出牛股,那么,如果投资者能够发掘一些目前垄断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的垄断性龙头公司,成为股市赢家的概率会高很多。

求具有垄断地位或全球有一定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名称

002353-杰瑞股份 高成长企业、石油服务企业,国务院新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低市值高增长企业;杰瑞股份业务涵盖油田和矿山设备维修改造及配件销售、油田专用设备制造、海上油田钻采平台工程作业服务三大板块。杰瑞股份从2005年至今一直保持着每年100%以上的增长速度。杰瑞股份2010年上市,借助募集资金,加大对企业的投资,未来将借新产品上市保持高成长态势。(硝岩回注业务中国第一,公司成立10年来,每年保持100%增长) 002254-烟台氨纶 高成长企业、国务院新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低市值高增长企业。烟台氨纶是全国首家氨纶纤维生产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氨纶行业龙头企业。募股项目用于扩大芳纶1313产能和进行芳纶1414的产业化。芳纶作为技术壁垒很高的特种纤维,用途非常广泛,《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芳纶列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新材料。2011年,芳纶1414将产业化,对位芳纶的投产将打破打破美国杜邦、日本帝人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意义非凡。(芳纶1313产业全国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一是美国杜邦)(芳纶1414为世界第三) 300099-尤洛卡 高成长企业、煤炭服务、国务院新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低市值高增长企业。尤洛卡是煤矿安全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尤洛卡主要生产煤矿顶板监测系统和相关仪器仪表、以及煤矿巷道锚护机具,监测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 %(全国第一,世界第一)。高毛利率是体现其技术和服务优势。尤洛卡顶板监测系统和锚护机具的毛利率分别高达82.5%和72.9%,原因在于其科技含量高、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突出、产品需要定制及需要售后服务等,尽管系统产品定价高,但因在煤炭开采企业成本中占比较低,下游对价格不敏感。

林园的记者观察

你相信“林园”吗?
“不操盘”的林园,用满仓迎接了2008年的暴跌,旗下信托亏损至几近原来的6折。
“所谓阳光私募,也就是公布了净值,可以公开买卖产品。到底该产品是怎么操作的,单凭管理人两三句话,他说他司机的年薪几位数,你就能相信?”林园的“低调表白”并不能获得沪上私募界的认同。
在2007年大牛市中,贵州茅台(174.42,1.61,0.93%)2007年末每10股分红8.36元;五粮液(29.96,0.76,2.60%)2007年不转增不分配;云南白药(52.96,-0.13,-0.24%)每10股分红1元;招商银行(17.49,0.12,0.69%)每10股分红2.8元。如果仅靠这些分红来获益的话,那么林园的年化收益率并不高。而他的司机也绝拿不到2000万元的年薪。
林园、但斌、赵丹阳、李驰、殷保华、李振宁、汪建中……这些曾经的炒股冠军、坐庄主力们,经过2008年熊市刷洗后,有的关张,有的逃亡,有的消失,有的一度盛传遭到客户的老拳相向。
也难怪坊间传言会此起彼伏。
去年底,一度被誉为“三秦炒股第一高手”的陕西鑫鹏掌门人阮杰被投资者告上法庭,原因是其管理的“鑫鹏一期”单位净值实际增长率为-68.28%,在深国投旗下70余只阳光私募当中排名倒数第一。今年初,江湖雅号“金手指”的北京首放汪建中被证监会处以1.25亿元天文数字罚款后,再因涉嫌操纵股市而被捕。
“英雄”的头衔频繁地在不同时间,加冕在不同的私募头上。
2008年伊始宣布集体清盘的赵丹阳,也确实被2008年上半年的牛蹄踏在了脚下。深国投数据显示,“赤子之心”2007年下半年净值增长率仅为8.61%,这与同期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动辄超过100%的年收益率相去甚远。有不少深圳私募界人士曾不屑一顾地表示赵丹阳根本不懂投资,他是私募界的一个失败者,3500点以上全部踏空。
不过时至今日,检视退潮后沙滩上的尸体时,其中并没有赵丹阳。
在资本市场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同样与林园一样标榜“价值投资”的但斌与李驰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甚至有传但斌在去年底遭到投资人的袭击。李驰管理的“同威1期”信托产品,根据朝阳永续统计,截至2008年12月19日,单位净值0.788元,下跌21%。
但这都不是最终的英雄榜。在瑞富信息副总经理彭亚轩看来,同威是一个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结合得很好的公司。因为下一轮牛市何时到,谁都不知道。他们目前输的也许只是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6124.04点到2566.53点,在过去的9个月中,中国股民遭受了一轮最为惨烈的大跌。面对昨日还风光无限今日就已哀鸿遍野的股市,那些曾经在证券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在究竟在做什么?价值投资的大旗并没让被称为“股神”的林园在这一轮大跌中幸免。但他却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淡定自若,他说他已经不再看盘,每天更多的时间用来睡觉。他现在唯一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坚定持有”。
坚持是赚钱之本
对林园的采访是在他位于国贸的办公室进行的。这里并不是林园的公司,而是某证券公司为林园提供的一间宽敞明亮的贵宾间。他说自己其实很少来到这里,因为自己的家在北京城的西边,“懒得跑,没事就在家睡觉,除非有事才过来”。
虽然近半年多来中国A股走弱,喜欢满仓操作的林园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我的仓位一直都是满的,只不过现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我就不再买入了。但绝对不会改变我的投资理念。”
当众多投资者因为被突如其来的大跌套得痛不欲生纷纷割肉出局时,林园的稳如泰山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林园说,股市的规律就是: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但无论市场如何认准自己确定能赚钱的股票,坚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根据我近20年的投资经验,一只股票大涨的时间可能只有10%,而剩下的90%日子里不是在调整就是在下跌。如果你在那90%的时间里都持有这只股票,但却在最后那10%到来前因为受不了‘漫长煎熬’卖出了,那只能是一种悲哀。”林园笑着说。
“经过我的测算,未来15年中国经济的复合增长率能达到4%,因此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有了这个垫底,我根本不担心中国股市,更不担心我买的股票。不过,现在这种大市下,我做的更多的是睡觉和玩。”
林园说,自己平时几乎不和任何人谈论股票及相关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害怕别人的思路影响自己的投资决定。“我不像很多股民那样随时盯着交易软件,看股票每分钟的变化。我甚至想去一个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地方。如果别人问我成功秘诀是什么,我想那就是坚持价值投资,抛开一切的私心杂念。”林园笑着说。
在林园看来,买股票和做其他行业一样,选对了方向就要一条路走下去,“朝令夕改的人在哪里都是赚不到钱的。”
赚钱机器才是好公司
很多人认为,在股市中赚到的钱都是其他股民的钱,也就是说你赚钱了,那是有别人赔了钱。的确,在资本市场的大潮中,有赚到钱的也有赔了钱的。但在林园看来,股市中赚到的钱应当是上市公司的,同理,“好公司应当是一部能大把大把赚钱的机器。”
林园说,他从不轻易买入任何一家公司。“至少跟踪三年是必须的,确实感觉不错,就少量买入尝试一下,再继续跟踪。觉得确实没有什么问题,这时就会大量买入。”在林园看来,未来三年上涨10倍甚至20倍的公司,都是有着“婴儿的股本,巨人的品牌”特性的行业老大。“很多上世纪50年代卖菜的日本老太太因为在当时投资了索尼的股票,现在有些已经进入全日本最富有的人群。”林园笑着说:“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在近20年的投资生涯中,林园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挑选能够真正赚钱公司的标准。
首先,判断一家公司能否为股东赚钱,就要看这家公司的赚钱总量是多少(绝对利润额)。其次,毛利率一定要高。林园说,他投资时毛利率在18%以下的公司他是不考虑的,当然如果能发现一家毛利率在80%-90%的公司那就更好了。第三,应当注重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林园通常考虑的是每股盈利起码要3-4毛钱的公司。此外,PE(本益比)动态值和毛利率的变化也是林园选择公司的重要指标。因为林园认为,他投资的企业毛利率一定要稳定或者趋升,否则他一定不会投资这家企业。
“从表象上看,‘小投入、大产出’的公司才是赚钱机器,而不是靠增加投资才能产出盈利的。”林园说:“做其他实业也是一样,谁都希望通过投资100万去赚取1个亿,而不是1个亿的盈利是靠两个亿的投入获得的。也就是‘投资一定,产出无限大。”
赚钱要熬到头发白
1999年,一个朋友对当时身家已经过亿的林园说:“我的公司要在上市了,你也来捧捧场买点吧。”在朋友的盛邀之下,林园去了。
“当时的发行价1.28港元,我认为太高了就没有买。”林园笑着说:“当然,他的股票也都卖出去了,都被摩根、高盛这样的一些国际大机构买走了。”可是,这只股票发行不久,就遇上了金融风暴,股价一路下跌到5毛钱,这时林园认为是时候出手了,于是买了一些。不久这只股票又继续下跌到1毛9分钱,最终林园持有的成本为0.3元。
在林园5毛钱买入这只股票时,他算了一笔账。林园说:“这家公司是做房地产的,每股净资产一块九毛多,而跌到当时那个价格,相当于它的房子每平米才1700多元,甚至最低到几百块。但实际情况是,当时它的房子卖七八千一平米,资产净值是根据每平米5千多元计算出来的。由此看来股价确实被低估了。”
“然而尽管如此,这只股票就是不涨,一年最多涨到6毛多然后又跌回三四毛。我当时持有这家公司流通股的30%。我就想,这只股票不到2元我是不卖的。就这样,一直等到了2003年,这支股票才终于大涨。”林园有些郁闷地说,“这时那个朋友打来电话说:‘林园,赚到钱了吧?’我有些生气地对他说‘我再也不和你打交道了,我虽然赚到了钱,但这钱赚的太不轻松。’后来,我总结经验,没有把握的投资不应该参与,草率参与了结果熬到头发都白了。”
“冬眠疗法”也是功夫
林园每买入一只股票,都是在他认为有投资价值的价格介入,即买入时的价格要合理或者被低估。但林园毕竟是人,很多情况下,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也不会立即上涨,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股票什么时候才能上涨。林园的方法很简单——当他发现被低估的公司并果断买入后,像动物“冬眠”一样,一直等到股价上涨。
2005年4月份,林园就曾遭遇过这样一次“冬眠”。当时他借钱买入招商银行可转债,买入的平均价为102.50元/股,到2006年初股改前,它的价格仍为102元/股左右,在近一年的时间内,价格就在101~120元间波动,作为“股神”的林园选择默默地等待。后来他又买了上海机场,当时的平均价为13元/股,在买入后几个月时间内上海机场的价格一直在12~15元之间波动,他又再一次“冬眠”。在林园看来,这样的“冬眠”实际上是在股市下跌时蓄积力量、等待时机,最终将会觉醒。而有人也把这种“冬眠疗法”称之为“乌龟政策”。林园

房屋地址:林园东路9号新阁小区6栋306房wifi密码

建议您下载Wifi万能钥匙试试。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