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命运

孔子——知天命

“孔子自述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自己在50岁的时候就知道了天命之所在。我们都知道,这里的天命指的肯定不是那种类似于命运之类的天命。这里的天命,说的是孔子知道了自己的目标,知道了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这相当于是一个比喻,而孔子把它形容为“知天命”。

      有一次,孔子和冉有路过了一处人很多的地方。孔子还感叹说:“这里的人可真多啊!”冉有就问他:“人多了之后,下面该干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应该让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接下来又应该干什么呢?”孔子回答说:“教之。”这里的教,指的就是教学,教育。我们了解,孔子终其一生的志向就是恢复礼乐制度,让天下人都明白礼乐制度,让天下人都懂“礼”。以前人的时代,只有贵族子弟才可以学习“礼”。而且在当时,“礼”只不过是用来随便学一学,懂一点最基础的就可以了。而孔子的想法是,他希望平民百姓也可以学习“礼”,让这个时代重新染上以前礼乐制度的一丝气息。

    因为孔子当时在鲁国的出色政绩,所以获得了天下人对他的认可。于是在他来到卫国之后,他很快就被这里的国君,卫灵公所看重。卫灵公甚至还问他以前在鲁国的时候有多少的俸禄。要知道,孔子在鲁国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宰相的职务了。已经全权的掌握了当时的,所以他的俸禄自然也是极高的。而在这时候,卫灵公却直接给了他一份与鲁国相同的俸禄,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当时孔子的所作所为引得了天下人的赞赏,也导致卫灵公对他这么看好。但是,卫灵公有一个特别不好的毛病,就是多疑。当时,就是因为有人在他面前陷害孔子,再加上孔子带来的那一批能力十分强大的弟子,于是他就开始怀疑孔子是不是想要有什么谋反的心思。这个毛病确实是特别不好的。这也导致了孔子害怕自己获罪,于是直接干脆点离开了卫国。其实这样一来,对孔子来说也是一个挺大的打击。这时候他刚刚在鲁国堕三都失败,此时到了卫国,又因为国君的猜疑只好再次去周游。不过正是这一点,反而给了孔子更大的动力。他现在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失败,他会更加渴望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渴望完成自己的心愿。所以孔子肯定不会在这一次就放弃,而是会更加的勇往直前。

    孔子离开卫国之后,随即来到了陈国。当时,他们在行路的过程中路过了匡这个地方。首先是因为阳虎曾经的手下的来到让匡人以为阳虎再次来了。再加上,因为孔子跟阳虎长得很像,于是他们还把孔子给关了起来。孔子的弟子们都感到害怕。不过,孔子却在这个时候说了一句话,而正是这句话的我们才真正的体会到了孔子。他说:“就算周文王此时已经死了,但是礼乐制度和周礼却无处不在。既然上天没有让礼乐制度消失,那就说明上天有意不让它消失。既然如此,那么匡人又能对我们怎么样呢?”正是在这个时候,孔子真正的体会到了上天所赐予他的天命。上天就是把传播礼乐制度的这个任务交给了孔子,让他恢复礼乐制度,让他重新拯救这个世界。其实光是这一句话,就可以将孔子的一生和孔子的所有思想哲学贯穿起来。孔子的理想是恢复礼乐制度,而这句话正是表明了他如此的意愿,表明了他的理由。其实此时的孔子还处在危险之中,但是正是因为他的这个想法重新给了他力量,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恢复礼乐制度的这个理想。

    再后来,他其实又回到过一次卫国。而这次当他回到卫国之后,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还因为欣赏孔子的才华而召过他一次。对于这位南子夫人吗…孔子其实是特别不想见她的。因为这位夫人的名声不是很好,外面有传言说她不守妇道。而孔子对于这样的人,自然也是能避开则避开。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这位夫人在召他来的时候已经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告诉他如果想跟国君有一个好的关系的话,就必须要先来见她。而孔子想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去吧。孔子最终还是去到了南子夫人那里。而子路肯定无法理解孔子的所作所为,于是他就很生气地来找孔子,问他为什么要见她。而孔子也无法跟他解释清楚,于是就干脆直接发了个毒誓。而子路为什么无法理解孔子呢?因为孔子此时最重要的心愿就是恢复礼乐制度,这被他摆在了头号位上。而子路肯定无法理解孔子此时到底有多么强烈的心愿,所以孔子也没有跟他做过多的解释。不过,就是因为孔子这一见,还让他惹出了很多绯闻。后来有一次,卫灵公乘车上街,他跟南子夫人一起坐在了第一辆车中,但是却把孔子安排在后面一辆车中。而就是因为这一下,让孔子直接离开了卫国。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孔子不会就因为国君没有跟他坐在一起就生气走了吧?肯定不是这个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卫灵公对于美色和道德的重视程度竟然是一样的!既然他对于孔子的道德如此不感兴趣,那么孔子跟他就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而且孔子自己也非常厌恶他这样的行为。不过,就算孔子这一次再次离开,我们都知道,他肯定也不会就此放弃或者归隐什么的。有的时候,挫折总是能反向激起人们的勇往直前。

    而在此时,而孔子所背负的天命,其实正是他为什么会有恢复礼乐制度这个理想的理由。孔子所期望看到的就是自己再次将礼乐制度发扬起来,重新见证一个西周那样的伟大王朝。如果上天有意毁灭礼乐制度,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却可以知道呢?这也正说明了孔子迫切的意愿,子路无法理解他,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他。但只有他自己才了解,他之所以如此的渴望恢复礼乐制度,正是因为礼乐制度有多么的重要。重要到足以让他这么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而此时的孔子也理解了,到底什么,才是上天赋予给自己的“天命”。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么?

子曾经曰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孔子所说的“知天命”中的天命指的是什么吗?

可能会有网友认为,孔子的知天命就是认命的意思,认为五十岁了就不要再瞎折腾了。实际上这可是大错特错的看法,孔子可没有这么说过!

其实不论是在《论语》中,还是在其他有孔夫子言论记述的地方,都没有过关于“天命”的阐述,所有怎么看“天命”,重点还是要看每个人怎样去理解这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是如果你像前文一样对这句话持悲观想法,认为孔圣人是在教导大家安于现状、认清现实的话,那就有些偏离正确的价值观了,要知道,孔子直到老年都还在游说各国,教导学生,他一生桃李满天下,被后世世世代代传颂绝不是因为在五十岁的时候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其实关于人生五十岁,孔子说过另外一句话,“五十而学易,韦编三绝”,也就是说孔子自述在五十岁时开始学习《易经》,从其中感悟出了人生道理,当然也受到了《易经》中的命理成分影响,如此看来,他老人家说“五十知天命”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圣人的境界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因此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就应该时刻不忘记努力,一旦认命了,人生也就基本不会有进步了。

孔子说得“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具体说的是,一个人到了50岁就应该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知道自己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毕竟人生都已经过半,对于一些事情我们再也不能够躁动不安,就算有不甘那么也应该要放下这些不良的情绪,应该要学会平等的看待自己,同时应该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个社会。再者到了50岁自己的人生基本已经定型了,也不会有较大的变故了,有的人用另外一句话来表达是三十不高是矮子,四十不富是贫农,到了50不管是体力、脑力还是精力都不如年轻人,所以知天命,也就是说基本了解自己的命运会怎么样了。

孔子是几千年以前的一个出色代表,一个伟人,但我们不能够一味的相信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毕竟时代在改变,所以50知天命,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一定是准确的。比如说美国的一些政客,美国总统等等,他们有一大部分人都已经超过了50岁,依然在拼搏和奋斗。再者拜登和特朗普他们早就已经过了50多岁的年龄,但他们没有当上总统之前依然去参加竞选,所以五十知天命,这句话对他们来说并不适用。

因为时代的变迁和当下社会的治理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跟以前的统治和专政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开放共赢的现代社会中,怎样没有违反法律法规,那么都可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哪怕到了50岁,只要有一技之长,只要有能力有精力,我们都可以开创属于自己的历史。

最后关于天命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跟自己的所作所为跟当下的因缘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知天命只能够知一个大概,并不能够知其全部,毕竟社会总是充满变数的。

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天命”指的是什么?

我认为这是天命,主要指的是他们对于死亡的感悟古人在50岁左右的时候就一般活得非常大了,而且在五六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属于高龄了,所以在这种时候他们就会开始操办自己的身后事。

孔子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说乐天知命有忧之大的?

乐天知命故不忧!
趋吉避凶的背后,我相信更重要是去了解人生万物的运行法则,并且认识真正的自己,如此才可以真正达致儒家经典《周易‧系辞》所说的:
乐天知命,故不忧!
这样说来可能有点难以理解,简单一点形容就是「趋吉避凶」,有积极和消极两大类群众,
“ 你自己又是哪一种? ”
谈及命运,我总喜欢用「气象预报」来说明玄学家的角色;一如遇上风灾、雨灾快要来临,优秀的气象局人员会尽早通报,告知群众及早防患于未然,以求伤害减至最少。
就像一个多月前的超强台风「山竹」,先是蹂躏,再迫近,而后更直扑广东,难免对各地带来严重损害。
文台早在一个多星期以前便作出严肃的警告,各个部门亦加紧协调,媒体亦天天跟进,因此令大部分市民都做足淮备,整体上的损害算是十分有限,至少没有人命伤亡报告吧。
说到这里,令我想起一宗趣闻...
山竹侵袭以后,听说有网民在中国气象局的微博留言:「既然科技已可制造人工雨,为何不能把山竹提前消灭?」气象局回复指要把一个成熟的台风摧毁,恐怕向风眼发射核弹也于事无补,并说「重点:大自然才是这个地球的主宰。」
风水命理在实用层面上有如天气测预,这就是最基本的「趋吉避凶」。但如何应对,说到底却是自己的抉择。
当气象局告诉你明天有骤雨,那谨慎的你明天要不要带雨伞出门?还是洒脱的你不在乎那些许的风雨?这个周末很大机会放晴,你要把握好天气,跟家人好友去户外野餐吗?还是趁著阳光充沛的日子,把家里的衣服棉被都拿出来晒一晒,然后好好在家休息?
大自然有其运行轨迹,人类身处其中,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虽然有重要影响力,但天地万物的变化不是人力可以操控。积极的人会在局限中尽力而为,未雨绸缪,无论成功、失败皆视作宝贵的一课;即使事情最后仍然不如人意,也因为理解人生轨迹有起有落,所以比较豁达自在。
但消极者尽管具备最好的资源,得知最淮确的天气预报,却因为不相信一己之力可以做到什么,往往只会破罐子破摔或怨天尤人,未开始打仗已投降。
他们即使在人生得意之意,也很容易忐忑不安,生怕一旦「好运」过去便会从高处跌下来。这一类人是最容易迷失的一群,而正因为心态上过于相信「命运的安排」,别人告知他们如何「趋吉避凶」都好,实际的助力亦相当有限。
对不少人来说,「乐天知命故不忧」也许是太长远的人生境界,但「天助自助者」则是老生常谈的显浅道理。
把这个道理应用在人生中,也许就是最实用的「趋吉避凶」法宝了。

论语新视界153| 君子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君子,必须进行一系列修养。在《论语》的最后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孔子认为,君子之道,还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知天命。不懂得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可见,能够修养到知天命的境界,也不是容易的事。在《季氏》篇第8章,孔子提出君子要“畏天命”。知天命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修养,按孔子的水平,要到五十岁,一般人大概需要用一生来参悟了。

第二,知礼。礼就是社会规范,与“刑”或“法”,也就是法律,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孔子强调人们要守礼,认为这是君子立身之本。如果不遵守礼,也必然为社会所不容,又何谈君子?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不知礼无以立”。但孔子并没有否定“刑”的作用。如果违反法律,是应当受到惩罚的。但孔子更强调通过礼,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三,知言。言为心声。这里的“知言”,就是通过别人说话、别人的言论,来识别一个人;能够识别一个人,就能看出这个人前途,知道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从而处理好整个社会关系。

《左传》有很多通过别人说话来预知他人前途的记载。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鲁国叔孙豹、晋国赵武、楚国公子围、齐国国弱、宋国向戌、卫国齐恶、陈国公子招、蔡国公孙归生、郑国罕虎,还有许国、曹国的代表在虢国会盟。因为楚国令尹公子围使用了国君的礼仪,各国的大夫议论纷纷。

会后,郑国大夫子羽对大夫子皮说:

叔孙豹言辞恰切而委婉,向戌语言简明而合于礼仪,赵武的副手乐王鲋自爱而恭敬,您和归生说话得当,都是可以保持爵禄不衰。齐国、卫国、陈国的大夫大概不能免于祸难吧!齐国国弱替别人担忧,公子招以高兴代替忧虑,齐恶虽然有忧虑却没意识到危害。与自己无关而替人忧虑,该忧虑反而高兴,该忧虑却不当作危害,这都是招来忧患的原由,忧患必然到他的身上来。《大誓》说:“百姓所要求的,上天必然听从。”三位大夫有了忧虑的兆头,忧虑能不来吗?“言以知物”,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知命”、“知礼”、“知言”,是君子修养的重要内容。当然,《论语》的编辑者把一章放在最后,一方面强调这“三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或者只是编辑者无意为之。须知,《论语》的最后成稿并无定规,版本亦多,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版本而已。

展开全文